上海是中國現當代文學的重鎮,建設上海文學館,是上海幾代作家和文學工作者的共同心愿。8月16日,上海文學館開工活動在虹口區武進路439號舉行。
上海文學館選址虹口,因為這里曾是中國現當代文學群星璀璨之地。在上世紀二三十年代,魯迅、茅盾、郭沫若、巴金、丁玲、柔石、施蟄存等大批知名作家在虹口生活和寫作,魯迅先生的最后十年在此度過,茅盾先生的筆名在此誕生。在這里,曾掀起中國現當代文學創作的熱潮,影響了中國現當代文學發展的方向,成為上海城市文化記憶中的重要篇章。
據介紹,上海文學館地上總建筑面積約1.4萬平方米,由扆虹園等3幢優秀歷史保護建筑及1幢新建建筑組成。主體建筑(新建筑)的設計方案,根據所屬風貌保護街坊的特征,注重新、老建筑之間的呼應和融合,并在外立面中注入紅色元素的表達。上海文學館將以國家一級文學館為建設目標,以上海文學史料等文物資源研究為基礎,突出展示海派文學與中國近現代文學發展,實現征集保護、陳列展示、學術研究、公共教育、文化交流等功能。
扆虹園原名趙家花園,是第五批上海市優秀歷史保護建筑,孫中山先生曾三次到訪,曾是上世紀二三十年代滬上聞名的公共空間。
上海文學館計劃于2024年建成并對公眾開放。項目將集城市更新、歷史保護、商業復興于一體,延續城市風貌的邊界和街景,保留現存歷史脈絡,打造成為有海派特色的城市體驗空間。